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月度协商 > 十二届省政协第三次月度协商会 > 努力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 调研报告
日照市高度重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去年以来,着力克服疫情等不利因素影响,围绕齐长城莒县段和五莲段遗址及其周边地区,大力开展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进一步提升长城文化传播度和文旅经济活跃度。聚焦莒国古城等重点项目,完善齐鲁风情5号线等配套项目,提升区域文化品牌形象,助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一、2021年工作情况
(一)聚焦顶层设计,强化高位驱动。在市级层面上对齐长城莒县段和五莲段周边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谋划利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辐射带动县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并将之列入日照市“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为强化工作督导落实,我市以专班的形式,建立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点项目推进台账和定期调度制度,及时掌握项目建设进度。去年以来,共开展问需走访等各类调研活动十余次,积极协调解决项目开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障项目稳步推进。
(二)聚焦重点项目,强化规范管理。作为全市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点项目,由国内顶尖团队担纲建筑设计,高水平规划建设莒国古城项目,围绕莒文化内核打造融合“硬”景观和“软”环境于一体的沉浸式体验场景,成为2021年鲁东南文旅市场的引爆产品。同时,莒国古城在项目运营管理、市场推广和品质监控等方面,与中青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全面提升运营管理水平。从去年7月该项目投放市场以来,已累计接待游客349.6万人次,营业商户119家,带动就业1500人次,营业收入达5126万元。该项目有力助推全市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工作。
(三)聚焦文化保护,强化文化传承。为进一步加强莒文化、长城文化的保护性传承,去年我市举办了“莒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利用学术研讨会”“《文心雕龙》学术研讨会”“莒国古城文旅发展研讨会”等文化保护性会议。作为全市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点项目的莒国古城,在央视一套、《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等主流媒体平台宣传推广,有效提升广大市民游客对莒文化、长城文化的知晓率,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中促进创造性转化。
(四)聚焦招商引资,强化宣传推介。积极推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点项目的市场化水平,制作重点项目招商推介手册,赴义乌、重庆、济南等地进行推介。积极融入胶东经济圈文化旅游合作联盟,深化与携程、美团、驴妈妈、蚂蜂窝等OTA平台合作,借助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提高流量转化率。2021年,莒国古城项目被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开发银行等遴选为“全国文化和旅游投融资优选项目”。
推进过程中的困难问题及建议:
围绕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前期莒县、五莲县分别策划了齐长城(东莞段)生态公园建设项目(东莞郡国家长城文化公园)和齐长城(五莲段)遗址文化公园建设项目,经与莒县文旅局、五莲县文旅局沟通了解,目前这两个项目都没有进入立项、规划等阶段,也没有相关配套资金,项目推动比较困难,在短期内实施的可行性和落地性不大。建议从省级、国家级层面上出台相关政策,给予招商引资、相关配套资金等方面扶持。
二、2021年工作亮点
日照市大力推进齐长城沿线区域的文旅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优化高质量发展环境成为2021年全市国家长城文化公园建设的工作亮点。一是完善交通服务体系。建成启用全长33.8公里的山海风情绿道,实现与28公里阳光海岸绿道无缝连接,串联起白鹭湾等10余个自然人文景点,以及方外·青舍里等20多家民宿客栈,实现了文旅资源串珠成链、融合发展。此外,全长64公里的“齐鲁风情5号线”全线贯通,成为五莲全域旅游的“新网红”。二是推进智慧文旅建设。上线运行国内首个地级市旅游和交通深度融合的综合服务平台“一机游日照”,建成全域旅游智慧语音导览系统,日照旅游“一卡通”实现线上无接触办理。莒国古城项目推进智慧景区建设,建立集景区监控、人车管控、客流分析、车流分析、游客属性分析、营运地图、停车场余位、景区拥堵发布、景区营运数据看板等业务应用为一体的综合管理平台。三是推进智慧交通平台建设。在全省率先建立起“旅游交通指挥诱导平台”,集“人流、物流、车流、管理流、数据流”等接承转换功能于一体,为长城沿线重点景区、时段、道路提供可靠的交通保障。
三、2022年工作打算
(一)培育特色项目产品。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积极发布招商讯息对外推介,积极参加各级各部门组织的外出推介以及博览会、洽谈会、研讨会等各类活动。同时,统筹市县两级招商资源,力争招引落地一批特色文旅项目。在建设方面,持续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推进台账定期调度,重点推动莒国古城、白鹭湾美术馆小镇等龙头项目建设,加快项目实施和资金执行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全面投入市场。同时,积极争引上级政策资金,强化推动现有运营项目提质升级,制定A级旅游景区培育创建计划和实施方案。
(二)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以“文旅+”“+文旅”为抓手,推动体育、康养、研学等产业与长城国家文化公园融合发展,重点培育文化研学等新业态产品,延长产业链条。在加快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建设的同时,深入挖掘齐长城沿线文物文化资源,加强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提高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社会参与度,真正发挥齐长城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爱国主义教育中的独特作用,着力提升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品牌形象。
(三)持续强化宣传推介。抢抓青沪高铁贯通等机遇,整合宣传推介资源,采取市县联动、捆绑宣传等模式,加大对高铁沿线城市、机场通航城市和目标客源市场的宣传推介,进一步提升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立足疫情防控常态化,用好新媒体平台和新传播方式,重点加强对莒国古城、白鹭湾美术馆小镇等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重点项目的宣传推介。
各地政协链接
党派团体链接
各市政协链接
常用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