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月度协商 > 十二届省政协第三次月度协商会 > 努力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 专家观点
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是党和国家延续中华民族文化根脉、推动新时代文化繁华发展、加快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历史性举措和世纪工程。山东齐长城是中国现存年代最早、有遗迹可考、保存状态较完好的古代长城,是长城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好、发展好长城囯家文化公园(山东段),是山东省的重大历史责任和文化使命。为此,建议:
一、深刻领悟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和“三个走在前”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努力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发展上展现山东担当作出山东贡献。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曲阜视察时,发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提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大方针。这是总书记着眼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作出的战略决策,也是给山东提出的重大历史课题、时代考卷。总书记还勉励山东“用好齐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作为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重要组成部分的山东齐长城,蜿蜒500余公里,横跨济南、泰安、淄博、潍坊、临沂、日照、青岛等7市16县(市、区),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古长城,蕴含着厚重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
我们必须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文物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要求上来,学深悟远、学以致用,聚全社会共识合力、举省市县之能,高标准规划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深入研究和大力提炼、展示、传播山东齐长城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的精神标志、文化精髓和当代价值,发挥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特殊阵地作用,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造文化文物保护传承典范,更好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加快推进文化强国文化强省建设。
二、深耕文化沃土,高站位高标准编制《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为省市县加快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提供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国家《“十四”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要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是我国“十四五”时期深入推进的重大文化工程。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齐长城)地位特殊,独具特色。聚焦国家决策、聚力顶层设计,高端编制《山东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是当前首要任务。建议,规划编制工作由省政府主导,省发改委和省文旅厅牵头组织实施。
一是彻底普查清楚家底,奠定高标准规划编制工作基础。据初步普查梳理,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区域沿线有260处遗址遗产、186处关联遗产和261处革命文物等。下步重点要根据国家总体规划和山东实际,依据省市县力量尽快组织更专业、更权威、更高水平的专家型团队对山东段(齐长城)长城历史文化遗址遗存和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现状进行精准调查盘点、清理,运用传统和现代科技相融合全面系统采集文化遗产信息,完善监测体系。
二是规划编制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走在前”总要求,深耕齐长城文化内涵彰显山东特质。要聚焦聚力对规划工作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的深入调查研究和充分论证,确保《山东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保护规划》政治站位高、发展境界高、建设标准高;要着力加强规划对齐长城历史文化内涵挖掘阐发工作,提高“中国故事”、齐鲁文化国际影响力;要着力科学规划核心区、协作区、联动区,推进文化经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推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严肃落实文物保护法和世界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相关规范要求,构建起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保护体系,防止重建新轻保护和大拆大建、贪大求洋、毁真造假。
三、扛牢责任担当,举省、市、县合力建设好发展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向全国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答卷。我们必须坚定不移锚定“走在前列、全面开创”和“三个走在前”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以事争一流的责任担当和“严真细实快”的工作要求,努力把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好,为山东文化强省建设赢得发展新机遇。
一是健全加强省级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机制。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规划工程巨大,建设任务艰巨,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保护意义重大。省政府要建立强有力领导小组,并明确落实组织推进建设的责任部门单位,做到分解任务、压实责任,考核严肃、奖优罚劣,确保向中央和全国全省人民交上优异答卷。
二是大力加强实施政策和工作措施。省有关部门要配套出台《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建设实施方案》,制定《长城山东段(齐长城)周边风貌管控导则》等,为建设保护规划顺利实施及长城周边风貌管控、促进周边旅游景区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政策措施保障和法规制度支撑;要加强指挥协调和统筹指导,在编制省建设保护规划的基础上,统筹指导沿线各市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方案和规划,努力实现全省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步调一致、协同推进。
三是加快释放国家文化公园推动地方文化旅游经济和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能。国家文化公园对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直接效益和溢出效益潜能巨大。要加快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山东段)沿线重要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特别是旅游公路规划建设,赋能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要加快对接完善沿线市、县、乡乡村振兴战略,赋能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更高质量发展;要深赋长城遗产遗存文化与现代文化旅游理念融合内涵,拓展打造融文化、交通、体验、旅游、研学于一体的高端文旅廊道,再创新的山东文旅特色产品和知名品牌,为好客山东、文化山东注入新的内涵,唱响山东新时代“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文化赞歌,引领全省文化旅游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各地政协链接
党派团体链接
各市政协链接
常用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