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尊贴金彩绘佛好像在对我笑!”
“我们通过毫米级扫描,在云端还原了27种微表情。现在登录还能VR参与佛像修复呢!”
近日,一场聚焦“研学+历史文化+旅游”的青州市研学旅游推介活动亮相北京。活动现场,青州文旅推介官李墨以“青州微笑·千年之约”为主题,通过4K高清直播带领观众云游龙兴寺窖藏佛教造像特展。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红丝砚雕刻、花毽制作等技艺,并推出“状元卷”主题文创、北魏服饰妆造体验等特色项目。直播间人气火爆,4.5万网友实时弹幕刷屏:“原来青州藏着这样的东方美学密码!”
这次活动的成功举办离不开青州市政协委员的积极建言。如何以科技赋能文旅破圈是青州市政协一直关注的问题,市政协多次组织调研,深挖旅游资源,打造旅游路线,并邀请相关部门、文旅企业、新媒体、非遗传承人等召开协商座谈会。
“当前传统文旅推介模式吸引力不足,各地都在借助科技力量为文旅赋能。”在今年2月份的界别会议上,青州市政协委员、文旅局副局长于冬璇发言,“现在年轻游客是主力军,如何通过科技手段增强体验感是关键。”
“科技不能只当花瓶,得帮老手艺‘开口说话’。”青州市政协委员、青州古城保护与建设投资运营中心副主任何丽说。“我们可以在古城设立‘非遗数字工坊’,上次非遗展览活动,我们给花毽装上智能传感器,游客踢毽子的轨迹能生成数字山水画,效果很好。”
“建议把研学和历史文化联系起来,让游客带孩子体验状元卷AR探秘、3D扫描复原文物、北魏妆造等,既能让文物‘活’起来,也能让孩子们学到东西。”
……
座谈会气氛热烈,17名委员和行业代表先后发言。会后,整理形成了关于《进一步推动数字科技赋能文旅融合》的社情民意信息,建议加快构建全域智慧文旅数字底座;深化“科技+文化”场景创新等。市政协第一时间以《信息专报》的形式报送市委、市政府,有关意见建议被采纳,一场场文旅推介会陆续开展。
“峱文化还是第一次听说,峱宝宝也太可爱了吧。”正在跟峱宝宝合影留念的青岛游客陈冰说。
“青州花毽108式,它和普通的毽子踢法可不一样,讲究的是一个寸劲……”花毽非遗传承人李立国正在耐心地给小游客讲解。
“此次活动是接续青州文旅火爆出圈基础之上的又一大动作,通过‘线上沉浸式直播+线下互动体验’全方位展现了青州深厚的历史底蕴与多元的研学旅游资源。”青州市文旅局局长张凝说道,“通过与京津冀文旅机构合作,预计年内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现在我们正积极对接研学课程,培育专业导师团队,构建‘引客入青’与‘留客驻青’的长效机制。”
从云端直播到实景体验,从非遗技艺到数字创新,青州市以文化为纽带,以研学为桥梁,将千年古城的厚重底蕴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利用一场场文化推介活动向全国游客发出诗意邀约,为文旅融合写下生动注脚。
各地政协链接
党派团体链接
各市政协链接
常用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