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在济宁市任城区科苑路的“潮汐摊区”,农户们相继赶来,支起了摊位。一时间,琳琅满目的货品,沿街摊主们的叫卖声,吸引了过往市民们的注意。“以前都是骑着三轮车到处跑,现在好了,有了这个固定摊位,就像是有了一个安稳的‘家’,生意也好多了。”摊主张大姐一边整理摊位,一边笑着说。
长期以来,流动摊贩占道经营,堵塞交通,甚至对环境造成污染,不仅成为城市之殇,更成为民生之痛。如何找到二者的平衡点,让城市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九三学社任城支社社员中的政协委员深入调研,提交了《关于设置“潮汐摊区”规范城市治理的建议》的提案。提案建议,聚焦流动商贩管理难题,以“疏”代“管”,由“禁”改“请”,多措并举治理流动摊位,规范城市管理。
区委、区政府积极采纳政协委员建议,坚持“疏堵结合、统一规划、便民利民”原则,因地制宜,合理规划布局设点,在城市小区、休闲广场等周边设置“潮汐摊区”,对区域内的流动商贩实行分时段集中管理;制作潮汐摊位临时占道(经营点)管理制度牌、温馨提示牌,对摊位进行编号、划线,明确标识和位置,安排城市管理人员定时、定点管理,引导流动摊贩规范有序经营。在摊位营业期间,要求摊主们遵守《流动商贩管理规范》等制度,随时清理垃圾,离开带走废料,自觉主动规范自身行为。为保障“潮汐摊区”持续向好,管理部门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向摊位经营者和市民群众普及管理规范,引导各方共同参与城市治理,通过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机制,由“一家管”到“大家管”,着力打造有“颜”有“序”的宜居城市空间。
任城区“潮汐摊区”的设置,不仅有效改变了“马路市场”的管理难题,还创造了更多灵活就业的岗位。从以往的“单点发力”到如今的“多向奔赴”,“潮汐摊区”的设置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创新样本,探索出了一条兼顾城市秩序与民生需求的治理新路径。
各地政协链接
党派团体链接
各市政协链接
常用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