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DeepSeek火爆出圈。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我省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优势明显,数据资源规模在全国领先,但面临高质量数据治理不足、算力长远布局支撑不足、算法资源培育力度不足、行业应用场景开放不足、复合型人才集聚效应不足等挑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此,民盟山东省委会建议:
加快驱动场景应用,塑造赋能“引擎”。重点遴选发展一批面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制造业,交通物流、生物医药、教育医疗等服务业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加强创新服务,依托山东“产业大脑”能力中心等数字经济平台实现服务精准对接,提供集算法、模型、数据安全的人工智能要素保障,帮助企业快速研发和验证方案。鼓励开展供需对接活动,实现企业供需精准有效匹配,推进场景应用与产品创新协同提升。打造应用标杆,建立场景助推产业提升发展新模式,面向不同行业、细分场景,组织开展“人工智能+”优秀案例征集工作,深度挖掘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加大宣传推介力度。
加快培育各类实体,筑牢产业“根基”。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归根结底要落到园区、企业和项目等实体上。打造一批重点园区。以济南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济南—青岛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为契机,鼓励济南、青岛等市培育“人工智能+”产业集群。鼓励面向有基础、有潜力的地区谋划“人工智能+”传统行业产业园区,优先配套支持政策。培强一批重点企业。加快培育一批重点数厂、数商,推动省外模型、算法头部企业在我省投资落地。开展模型、算法产品“揭榜挂帅”。重点打造行业典型模型和算法、特色企业和赋能应用标杆,提高我省人工智能算法资源的竞争壁垒。落地一批重大项目。坚持“大抓项目”鲜明导向。建立并滚动更新模型、算法需求场景库,每年谋划推出一批省级人工智能重点项目,确保产业发展始终保持充足后劲。
加快布局垂直行业,放大应用“效应”。开展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提升、安防筑盾、物流融通、电力聚能、健康护航、教育扩优等六大行动,赋能经济社会重点领域构建全域场景体系,推动催生新质生产力。依托山东企业数字化转型研究中心,深化企业数字化转型标杆建设,加强制造业数据采集共享。壮大智慧安防技术产业链,建设智能化公共安全预防及管控体系。开拓无人机、自动化分拣等智慧物流场景,支持企业推广应用智能化装卸搬运、分拣包装、加工配送等新型智能物流装备。构建以“电力+算力”为核心的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超级计算、大模型等技术与电力系统深度融合。开发人机协同的手术机器人、智能诊疗助手创新服务,研发智能临床诊疗方案。
加快健全支撑体系,优化发展“生态”。建立开放包容的创新环境,构筑数据、算力、技术、投资和人才五大生态体系。鼓励企业依托产业数据流通平台、重点行业“产业大脑”等平台,推动数据开放流通。发挥“山东工业云”优势作用,以社会多元算力资源为基础,逐步构建超高可靠、极低时延、绿色低碳的算力调度体系,实现算力弹性分配。鼓励行业企业联合大模型企业主动布局特色优势行业,形成一批行业级大模型产品,助力场景级大模型产品研发。依托省数字经济发展专项基金等,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引导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立长期稳定的资本支持体系。在科技人才与产业人才复合方面持续发力,推动高校院所、人工智能企业建立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加强产学研合作和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
各地政协链接
党派团体链接
各市政协链接
常用网站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