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委员履职 > 委员风采

提速社情民意“直通车” 助力建言资政“大作为”
信息来源:联合日报   发布日期:2025-01-10 08:25  浏览量:


聊城市东昌府区政协主席  董胜军

 

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是人民政协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日益成为各界群众反映愿望诉求的重要渠道,党委政府汇集分析社会舆情的重要来源,推进党政决策科学民主化的重要依据。聊城市东昌府区政协党组始终把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作为履职为民的重要抓手,坚持守正创新,强化建章立制,凝聚工作合力,提速了社情民意“直通车”,助力了建言资政“大作为”。十四届聊城市东昌府区政协换届以来,共收集编审信息1400余篇,上报市政协422篇,其中市政协采用82篇,市政协选中报省政协71篇。作为省政协社情民意信息直报点上报省政协148篇,其中省政协采用4篇,省政协选中报全国政协4篇,一批意见建议得到采纳和转化落实。

强化组织保障,认识上有高度。将信息工作确定为“一把手工程”。区政协高度重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始终把该项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与政协工作同安排、同推进、同部署、同考核。建立“主席带头抓,分管副主席具体抓,秘书长靠上抓,提案委牵头,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政协委员、特约信息员联动”的工作格局。将信息任务分解“挂图作战”。进一步细化信息工作任务,成立由政协主席任总指挥,分管副主席任常务副总指挥,各副主席任副总指挥,秘书长任办公室主任的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专班,将信息工作细化分解、职责到人。将信息工作管理“常态化”。每年年初,召开主席会议研究部署全年信息工作,每月召开政协党组会议听取信息工作汇报。对信息规章制度修订完善,使信息工作有章可循、有序开展,在制度顶层设计上为社情民意“直通车”保驾护航。

创新工作机制,制度上有力度。建立“广撒网”的信息收集机制。研究制定《东昌府区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办法》,对社情民意信息选题、报送时间、数量、报送主体等提出要求,建立健全社情民意信息征集长效机制。建立信息报送审核把关机制,实行界别组组长、副组长负责信息收集整理,专委会负责审核把关制度,确保报送信息的高质量。建立“零距离”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与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和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及突出问题的解决,制定年度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计划,确定信息重点,组织深入调研,精心撰写。加大社情民意信息与党委信息、政务信息的交流力度,促进社情民意信息与党政信息的有效互补。建立“重落实”的交办督办机制。建立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反馈通报制度,对党政领导批示的重要社情民意信息,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重大问题的,确定为政协重点督办信息,由主席会议成员督办,办理结果报送区党政办。建立“有动力”的考核激励机制,出台《东昌府区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激励办法》,将社情民意信息作为委员履职评价的重要指标,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拓宽队伍建设,参与上有广度。组建专业化队伍,组建信息员、特约信息员、信息专班三支队伍。注重运用和发挥民主党派、界别组联系广泛、渠道畅通作用,要求每个党派、界别组明确一名信息员,负责信息日常工作,组建了信息员队伍。在区直各部门单位精选中坚力量,组建了68人的特约信息员队伍。从政协委员、政协机关、各民主党派选聘综合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写作水平高的骨干,组建信息专班。构建网格化体系,在联系群众广泛,善于听到群众呼声、意见建议的区委党校、区行政审批服务局等单位筹建社情民意信息收集联络站,逐步形成上下贯通、左右联动、内外衔接、全面覆盖的信息网格化体系。搭建信息化平台,打造智慧政协履职系统平台,让委员们在手机小程序上可以随时提交社情民意信息,实现社情民意信息收集、审核、编报“一站式”办理。

注重成果转化,评价上有效度。 “以小见大”促转化,围绕党政所需、群众所盼等问题,充分发挥委员界别优势,坚持用小切口反映大问题。“以点带面”督落实,建立信息转化落实机制,做好信息成果转化的“后半篇文章”。“以人为本”重成效,积极鼓励委员通过走访调研,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多撰写民生类社情民意信息,为民意发声。

社情民意信息虽小,反映的却是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它为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和依据,是架起党群关系的“连心桥”、畅通民意的“直通车”。做好社情民意信息工作需要“聚合力、提能力、添动力、增效力”。东昌府区政协党组将继续在信息的“源头活水”“提质增效”“跟踪问效”上下功夫,切实让“小信息”发挥出“大作用”,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版权所有 建议使用1366*768以上分辨率浏览
地址:济南市泉城路73号 邮编:250011    
鲁ICP备05038982号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