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控“严”起来 节水“动”起来 东平县政协助力节水型社会建设
东平县政协今年围绕建设节水型社会开展视察调研、协商议政,推动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用水管控,狠抓节水管理,实现节水载体在农业、工业、城镇生活等领域全覆盖。近日,该县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工作顺利通过省水利厅组织的专家组技术评估。
用水管控“严”起来。东平县有关职能部门认真落实政协提出的“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监管,确保群众饮水安全”建议,划定水资源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严格执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取水许可、居民用水阶梯水价、用水定额管理等制度,使水资源管理“红线”真正成为水环境“警戒线”、水生态“保护线”。强化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对重点取用水户用水量进行实时监控。
全域节水“动”起来。为了推动各级各部门有效节水,东平县政协委员建言开展全域节水行动,农业、工业、城镇居民广泛参与,确保节水成效。该县落实政协建议,三大节水行动同步推进。实施“农业节水增效行动”,因地制宜,分区分类推广应用管道输水灌溉、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变“大水漫灌”为“精准灌溉”。在水源相对丰富区域,大力推广大田灌溉;在山区丘陵地区发展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新建高效节水管网扩大灌溉面积;在种植高效优质经济作物区适度发展喷、微灌技术,达到节水、节能、扩灌、高效目标。实施“工业节水减排行动”,积极引导企业应用先进技术,进行节水改造和中水利用,强化节水挖潜,实现节水增效。在节水基础好、管理规范的工业聚集区、重点用水行业开展节水型企业建设,带动行业用水效率提高。优先保证节水型企业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用水需求,优先支持节水标杆企业组织实施节水示范工程。实施“城镇节水降耗行动”,推广使用先进节水型器具,安装厕所红外感应装置,加大城区公共供水管网改造力度,降低管网漏失率;推广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再生利用技术,制定完善污水再生利用标准,不断提升城市污水处理率。
东平县还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开展节水宣传活动,引导全社会增强水资源忧患意识,建立公众参与的管理监督机制。借助“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节点,加大节水宣传力度;建设节水宣传教育阵地进行日常宣传展示;通过网络媒体和线下载体,融入水法知识普及;推广节水经验,强化示范引导,激发节水动力,全县上下形成了处处行动、人人节水的良好氛围。